三国思辩奇才诸葛亮的四个精彩瞬间
真理越辩越明。当今社会,辩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热门,在百度上搜索“辩论会”三个字,便会出现一百余万个有关“实事辩论会”、“国际大专辩论会”、“全国大学生辩论会”的网页,足见辩论之火。
纵观我国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由智慧、思辩碰撞出的眩目火花无时无处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游说六国、触龙说赵太后皆是由辩论结出的累累硕果,而三国时期的思辩奇才,蜀汉丞相诸葛亮,更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将辩论的功效运用到了极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诸葛亮一生中与辩论有关的四个精彩瞬间。
最经典的一辩——隆中对。官渡大战后,刘备逃到荆州,收了个谋士叫徐庶,因为刘备特能说,没事就找徐庶去辩论,徐庶是个大才,可人很内向,语言表达不是很到位,说不过刘备。于是他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刘备听说诸葛亮才能高,口才也好,很高兴,决定亲自出马请他出山。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一直躲着,后来刘备见到他,很不高兴地道:“请问对方辩友,你到底会不会辩论啊,是骡子是马总该拉出来遛遛吧,外界把你传的这么神,总躲着算个什么事儿。”诸葛亮坦然一笑:“假如我有一幅画,死皮赖脸找着去卖给你,你出什么价?你认为画好,自己上门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罗贯中
来买,会出什么价?你来了两次,求之而不得,又会出什么价?”几句话说的刘备没词了,暗挑大拇指,连声说:“高,实在是高。”这才心服口服地向他请教天下大计,诸葛亮也不客气,精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抢夺荆、益,联合孙权,等待时机出兵北伐的战略思想,刘备听了,如同醍醐灌顶,当即拍板,决定把诸葛亮留在身边,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后来历史学家陈寿老先生还特意将此事收进了他的专著《三国志》。最成功的一辩——舌战群儒。舌战群儒是诸葛亮一生中最成功,最精彩,最令人叫绝的勘称典范的辩论案例。当时,刘备的部队刚刚败下阵来,退守夏口,而曹操的集团军又压境,东吴内部主降之风日盛。在这种形势下,诸葛亮来到东吴的辩论大厅,以其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同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多“辩协”会员展开舌战,他在辩论中,运用口吐莲花的绝技,靠着以守为功、欲擒故纵、瓦解分化、各个击破等战略战术,使东吴的辩论团一个个成为他“口”下败将,最终赢得了主持人孙权先生的阵阵掌声,形成了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格局,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在他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此做了详细描写,在下就不再赘述。
最窝囊的一辩——劝阻刘备。襄樊之役后,荆州失手,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欲领举国之兵讨伐东吴,诸葛亮对此并不赞成,他认为这是一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战争,为了劝阻刘备不要去冒险,他彻夜难眠,决心以事实为依据,以发展为准绳,动之以情,晓之利害,靠自己辩遍三国无敌手的口才,让刘备回心转意,不料,次日他见到刘备,刚刚说了“对方辩友”四个字,刘备便沉下脸,对诸葛亮道:“请问丞相,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诸葛亮无言以答,最终导致刘备冒险伐吴惨败,白帝城托孤的悲剧。
最霸道的一辩——斩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素有才名,很得到诸葛亮赏识。街亭一战,他缺乏实战经验,又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建言,一意孤行,犯了兵家大忌,导致蜀军惨败,因为他战前曾立下了军令状,因此被诸葛亮下到大狱,准备斩首。马谡并不怕死,可是没死在战场上,就这样死在自己人手里,他觉得实在有点冤,于是他积极地为让自己活下来准备辩词。他的辩词大致有以下三部分:第一,街亭一战,他打了败仗不假,但他始终都在组织反击,自己并没有当逃兵。第二,赵云攻打姜维战败,诸葛丞相也曾经在他客串的越调《收姜维》里拉着赵云的手唱道:赵将军你莫要羞愧难当,两军阵前一败一胜一胜一败古之平常……说明打败仗也不一定就是犯的死罪。第三,关羽在华容道放曹操,应该是他故意而为,事件够严重吧,而且他也立有军令状,事后也不过就轻描淡写地不了了之了,综上所述,给自己争取个上前线,戴罪立功的机会,应该不过分吧。然而,马谡见到诸葛亮时,还没容他争辩,诸葛亮却说了这么一句:“先帝临终前,就叮嘱我你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惜我没听啊。”一句话就把马谡的嘴给封了,不过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诸葛丞相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不说这场战争,反到顾左右而言他,把先帝刘备拉出来做挡箭牌,也实在太霸道了一点吧。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