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千古奇冤:脑后没长反骨 只是政治上太幼稚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来,当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发对方谋反的时候,吴太后便想起了诸葛亮的这句话,使得魏延从此背上了 “反贼”的骂名。那么魏延的脑后真有反骨吗?他“火烧栈道”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
纵观《三国演义》,魏延的 “反骨”出现过两次,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但这是小说的虚构。有人认为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是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因为魏延本来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杀了韩玄,然后开城投降,献长沙于刘备,所以诸葛亮是想挫魏延的锐气。但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虚构,诸葛亮从来没有讲过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还有一点,魏延没有把韩玄杀掉。
魏延是刘备的老部下,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是刘备的爱将。刘备打下汉中,要决定留谁来镇守汉中,全军上下大家都看好的是张飞,张飞也自以为非我莫属,结果想不到,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所以当时全军上下都为之一惊。可见,刘备对魏延是非常看重的,委以重任。然而诸葛亮似乎并不买刘备的账,偏偏认定他(魏延)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不仅是诸葛亮,孙权也说过魏延,说“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如果魏延地下有知的话,可能会讲出这句话:“我比窦娥还要冤啊。”
为什么说魏延根本就没反呢?因为谋反的标准无非有两条:第一条,魏延投降曹操。第二条,魏延要篡位。魏延这两条根本就没有,那怎么谈得上是谋反呢,何来谋反之由呢?
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明确地指出,魏延当时不过是想取代诸葛亮当全军的统帅,不过如此而已。虽然魏延不但公然违抗军令,还大搞个人意气之争。他烧了栈道,置蜀国军队的安危于不顾,那是头脑发昏。但另两个人也有责任,一个是全军统帅诸葛亮,第二个是诸葛亮的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长杨仪。
有一种说法是“魏延之乱,始于诸葛”,张作耀的《刘备传》当中就说了,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是一手策划的。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召开了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但是这一次军事会议上面有三点不正常。首先,参加的人员除了诸葛亮本人以外,还有长史杨仪、司马费袆,征西将军姜维,独独把魏延排除在外。这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当时担任的是征西大将军,比姜维要高得多了,“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假节”,这个“节”是皇帝赐给他的,可以先斩后奏。
第二件怪事情,诸葛亮这一次决定由杨仪担任蜀汉军队的总司令。但是有一个问题,杨仪做三军统帅,没有朝廷的任命,名不正言不顺。
第三个问题很奇怪,诸葛亮下令,我死后全军撤退,返回成都。他当场任命魏延为断后将军。但接下来他又下了一条奇怪的命令,说如果全军撤退以后,魏延不服从命令,不要管他。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已经把魏延看成是一个异己分子。
诸葛亮之所以要这么排挤、看不惯魏延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用兵一生唯谨慎,但是魏延用兵同诸葛亮截然不同,魏延主张出奇取胜。基本思想不吻合,思路不一样。所以诸葛亮想,如果我死后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魏延的话,不是把我的东西全部给否定掉吗?对此,诸葛亮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个原因,我们可以看一看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推荐的几个人,郭攸之、费袆、蒋琬、董允这些人,都是循规蹈矩、听领导话的人,“小绵羊式”的人物。用古代的标准来讲,这些人叫循吏,循规蹈矩的官吏,诸葛亮比较喜欢。魏延性格比较倔强,上海人叫犟头倔脑,现代词叫有个性。这样性格的人,诸葛亮是绝对不可能喜欢他的。
第三点,诸葛亮亲自指定了接班人,蒋琬、费袆、姜维。但是魏延的官职、功劳要比他们个人大得多,诸葛亮打击魏延,排挤魏延是为他的接班人扫除障碍,去掉绊脚石。所以这里面是有文章的。
那么,魏延的反骨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是作者写出来的。罗贯中出于以汉室为“正宗”的笔意,其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的智慧精忠化身,而魏延却做了反衬正面人物的垫脚石,被踏入了泥中。早在“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的魏延见义勇为地出场时,按常理应因刀下救黄忠,迎关公入长沙城而立功受奖。却被孔明给了“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的下马威。此一伏笔,对应孔明死后的魏延谋反,是罗先生精心布置的让诸葛亮为“先圣”的验证。同时,老罗要颂扬蜀汉,可蜀汉不争气,在魏、蜀、吴中又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太没面子。除了关云长骄傲自满,轻敌大意失荆州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先帝又置“联吴抗曹”的战略于不顾。感情用事地大举征吴,再次使蜀国遭受重创外。总还得找些说明蜀国衰落的理由吧。刘禅无能是理由,孟获捣蛋是理由,黄皓佞奸更是理由,再让魏延作个“内奸”,这样的故事情节多有起伏。谁让陈寿他老人家千年前没有交待的十分清楚呢?细看《演义》,罗先生对魏延形象的刻画和结局的定位,实有相互矛盾之嫌。
二是领导给预埋下的。在诸葛亮北伐魏国之初,魏延作为汉中太守已经驻守汉川七、八年了。“延守汉中,用兵守各关隘,是敌无门而入”。说明魏延是负责任且有成绩的。在他参加诸葛亮指挥的作战中,有“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南郑侯”的突出战功。但诸葛亮对这位“善养士卒,勇猛过人”的将领还不大信任。在其提出率万人出斜谷奇袭长安的建议时“亮制而不许”。作为自己的先锋官,亮应给延讲清楚战略方针,让延明白蜀国人口不到百万,军队不过十万,不宜拿一万人去冒险。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先在指挥层让大家统一思想。也不至于造成“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之不用”的怨言。魏延有“性矜高”的毛病,出现了“当时皆避下之”的现象。面对“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至岔,有如水火”的矛盾状况时,身为领导的诸葛亮却以“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摸了稀泥,没有去及时化解矛盾,搞好部下的团结,让大家形成合力来完成先帝的遗业。而似乎也玩了领导艺术上的平衡,施了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用矛盾克矛盾的政治手段。在诸葛亮病危时,他何曾没有想到自己身后仪延之争不可避,但他还是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所谓的锦囊妙计在《三国志》里无从看到)。既然有“延若不从,军便自发”的遗命,说明他知道魏延是不会服从杨仪指挥的,为什么没想到会有分裂的后果呢?“军便自发”之后的问题咋办,这难道是亮已病重得不能深虑了吗?三是被同事们给逼出来的。本来杨仪与魏延之间就曾在诸葛亮的面前出现过“每至并座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的场面。丞相一死,杨仪十分清楚他是驾驭不了这位“征西大将军南郑侯”的,正好他就借手中的临时权利开始算计魏延。他利用丞相交代的不十分明确的环节,让费祎去试探魏延的反应,魏延若不合作,就是反叛,这也正是他的愿望。可偏偏魏延这个军事人才却是个政治饭桶,他听了费祎的传达竟然在那里死脑筋地说什么“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他还仍把收复中原的第一要务放在心中不动摇,这不明摆着有事吗?这时,若是费祎能从家国之大计出发,好言相慰,以他那满腹经纶去说服魏延顾大局,也可能让魏延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可这位重臣却巧妙地念了脱身咒“出门驰马而去”。他这一去不返,更让魏延添疑,无异于火上浇油。这说明他和杨仪都对魏延有看法,让情绪问题冲淡了国家利益。逼得个魏延大怒并“率所领径先而南归”。面对魏延所处的境地,此时34岁的姜维也许只关心的是指挥三军的羽扇,也顾不上去分辨忠伪了。只图劫杀杨仪的魏延,头脑发昏地烧断了阁道,这一举动让更多的人都认为他真反了。蒋琬和董允等“忠良死节之臣”在面对是非判断时,也都是凭印象分析,带着“文官相护”的感情,作出了“保仪疑延”选择。
四是魏延自己长出来的。魏延平日里自恃能耐大,除后主和丞相外,几乎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不顺心时也爱发牢骚,造成众人对他反感。长此以往,遇事时谁还能替他说公道。有时他的骄傲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一次对司马老儿的战役中,诸葛亮很漂亮地把引诱、牵制、埋伏、袭巢诸队人马都安排停当,待到安排迎敌张合的将领时说“非智勇之将不能当此任”并“目视魏延”,而魏延却“低头不语”,由此看出,他在关键时刻还想让诸葛亮再抬举一下自己。不识时务,不懂政治。魏延的妄大情绪终于在自己的后脑上鼓起了无形的角——反骨。
如果说魏延真的要反:其一、为什么他不直接投司马大营去,而是南归?其二、为什么他还上书后主称杨仪反,何必呢?其三、当年刘备穷途末路地在襄阳城下时,魏延为啥冒着杀身之罪大开城门,弃强投弱呢?其四、在斜谷口,曹操劝其投降,他为什么大骂曹操?并举箭射掉了操的两个门牙,若不是大将庞德拼护,操早做了延的刀下之鬼。“原延不北降魏而南归者。但欲除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陈寿在《志》中似乎也表明魏延是冤枉的。
三国是一幅壮烈的画卷,是一幅由仁人志士三寸不烂之舌描绘的,英雄豪杰刀枪剑戟刻画的,老百姓的鲜血染就的画卷。这些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就是人才,而总揽这些人才,拨弄这些人才的第一高手当属刘备。刘备自己本事不大却又很有本事,他的本事是把别人的本事汇聚成自己的本事。从卖草鞋到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