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谜团,八阵图演义诸葛亮之死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没有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发明过一种变化莫测、威力无比、令魏人闻风丧胆的八阵图。正是凭借八阵图在军事上的独特优势,他得以统率蕞尔弱蜀有限的军事力量,连续发动伐魏战争,进行图中原的尝试。尽管这些战争并未达到预期目的,但对蜀国而言,却在一段时间内发挥过以攻为守的自卫作用。诸葛亮因此成了以存亡继绝为旗帜的儒派学者,尤其是宋、明以后文人墨客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从这个意义上讲,唐代大诗人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名句把诸葛亮的成名与八阵图联系起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人们在对八阵
四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图的独特优势大加赞赏并不切实际地任意神秘化的同时,却忽略了八阵图存在的致命弱点。实际上,诸葛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被他自己发明的八阵图的致命弱点逼死的,只不过人们没有注意他的命运与八阵图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罢了。为了弄清楚八阵图与诸葛亮之死的内在联系,先来探讨一下八阵图的基本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八阵图是诸葛亮行军序列、屯营方法和作战队形的说明书,也可以叫做“诸葛亮兵法”,运用于实战时,就称之为八阵法。这种阵法是以中军为核心,在周围八个方向部署兵力,一旦临敌作战,又根据实际条件布成正八边形的八卦阵的用兵方法。
就其结构而言,它被四条主要通道分割成九宫格。中心为指挥部,周围部署兵力,这种分割,有利于明确各阵担负的作战任务,有利于识别各阵官兵的隶属关系。道路的出口称为阵门,分别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命名,以增加八阵的神秘气氛。这些阵门,有的是供营内官兵出入的营门,有的是专为迷惑敌人而设、根本无法通过的假门。至于哪些是真门、哪些是假门、何时是真门、何时是假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视战斗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随时调整。
八阵内有较完备的生活设施和军事设施。如井灶厕所、料场马厩、藩篱障塞、陷阱坑堑等,这些设施都要中绳墨,要有严格的标准和准确的位置。
八阵的兵力有明确的员额,在构成八阵的基本兵力外,它还有一支数量可观、以骑兵为主的机动兵力,以便快速出击,完成八阵不宜完成的任务,策应和支援受到攻击的阵地。八阵内的部队,装备比较先进,除配备着常规武器,还配备了经诸葛亮精心损益改进的连弩。这种兵器一发十矢,对处于混乱状态,队形又比较密集的敌人,是颇具杀伤力的,大大提高了八阵内部的杀伤能力。
八阵法的阵形分别以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命名的八阵,各有固定形式、构成兵力、调动路线和变化规律。这种复杂的变阵方法,对于长期生活于阵内而且训练有素的蜀军官兵,自然是驾轻就熟,要迅速布成八阵,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却大大增加了敌人的破阵难度。对于不摸八阵底细的敌军来说,这种复杂的变化,无疑是他们破阵的巨大障碍。这一特点,大大提高了八阵法的安全系数。
八阵法的功能在于:它既是一座兵营,能为营内官兵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令他们有一种舒适感;同时它又是一座活动的城堡,能在战时为作战部队提供良好的阵地和出击的依托,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
八阵法兵力集中、阵地相连、变化性大、支援性好,使敌人难以寻到可以作为突破口的薄弱环节,蜀军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大大减少。尤其是处在大纵深、密集队形层层包围之中的中军指挥机关和首脑人物,受敌人袭扰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这些特点,主要适合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战法,只要敌人主动来进攻,八阵法的优势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诸葛亮北伐中的所有胜仗,尤其是魏军名将王双、张郃的战死,几乎无一不是魏军闯入八阵内作战的结果。
八阵法坚如磐石,触之者碎;炽如烈火,犯之者焦,具有不容忽视的威力。不过八阵法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受地理因素制约。八阵法兵力过分集中要在运动中保持八阵序列,就要有相应的道路;要严格按八阵住扎,就要选择能够容纳八阵兵力的地域;要想使八阵指挥畅通,就要有较平坦的地形等等。诸葛亮北伐中不得不一再告诫大军要沿平坦大道依法进兵。
诸葛亮派得意门生马谡为主将,率军进驻街亭,阻挡司马懿的大军。临行前,他再三叮嘱马谡,要在路口扎营。他自己显然明白八阵法受地理因素制约的弱点,因而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相信,只要马谡将兵力部署于魏军必经的大道上,凭借八阵法的优势,完全可以挡住魏军前进的势头,至少也可以迟滞魏军前进的速度,为后面的大部队做迎战准备赢得宝贵的时间。
可惜这个自幼熟读兵书,却毫无实战经验的门生马参军,既不领会主将再三叮嘱的目的,也不了解自己的部下士气不振、斗志低下的实际状况,单凭着从书本上学来的居高临下,可势如破竹的兵法教条,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山。但是迫于地形限制,难按规定的位置布阵,把一个既有独立性、又密切联系的八阵整体分割得支离破碎,使八阵法的整体优势严重削弱。难以与司马懿的大军抗衡。过于单薄的兵力和孤立无援的处境,立即影响到过分依赖八阵生存的蜀军官兵,使得过惯了八阵生活的蜀军官兵,在战斗中突然丧失了明确的目标,导致蜀军的指挥失灵,使阵形变化和兵力调动陷入一片混乱。
惯于纸上谈兵的马谡,显然没有料到这一临时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结果全军覆没,不但没有挡住司马懿的大军,还导致了诸葛亮雄心勃勃的首次伐魏流产。
街亭惨败无可辩驳地证明,诸葛亮赖以成名的八阵法,存在着受地理因素制约的明显弱点。
二、不利于后方补给。军事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和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军交战,物资供应的丰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保障后勤供给,本来就是十分棘手的难题。像八阵法这样兵力过分集中的大兵团、深入敌国、实施远离本土的外线作战其后勤供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诸葛亮的伐魏之举多次因粮尽退兵,足见八阵法与后勤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克服蜀军后勤供给的困难,诸葛亮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木牛流马的发明和使用,就是被这个矛盾逼出来的,这一发明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蜀军后勤供给的困难,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蜀军大兵团运动,受载多而行缓的木牛流马拖累,速度明显缓慢。
三、攻击能力差。八阵法适合防御性的内线作战,是以求生存为基本作战目标的防守型阵法,适合敌人来攻,却不适用于进攻性作战,尤其是大规模的外线作战。
八阵是兵力配置十分平均的统一整体,它没有明显的薄弱环节,也没有兵力相对集中的重点部位,每一阵都能与敌当面作战,甚至可以在八个方向同时与敌作战。但它不能集中兵力于一点,形成拳头,对敌人的阵地实施突破。如果强行抽调兵力去加强某一阵,势必会在其他阵产生漏洞,露出破绽。八阵法的整体优势会因此而明显削弱,乃至完全丧失。八阵法攻击能力严重不足,进攻效果差,是它的致命弱点。蜀军倾巢而出,诸葛亮用尽各种攻城手段,连续攻打二十余日,竟然没有拿下仅有三千守军的弹丸之地陈仓城,数十万蜀军顿兵城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另外,对八阵法优势不切实际的夸大,在官兵们心中造成了长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导致了蜀军对八阵法的依赖性,独立作战能力逐步丧失,战斗力每况愈下。到了诸葛亮晚年,蜀军将领除魏延等个别人或许还多少保留了一点独立作战的欲望和能力外,其余诸将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作战的能力。他们既不愿独立作战,也不敢独立作战。这时的蜀军战斗力,只有在八阵内作战时才能体现出来。
诸葛亮一直没有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抵消这一弱点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致使这个弱点自始至终伴随着被他视为战无不胜法宝的八阵法。然而,正是这一弱点左右着诸葛亮的每一个军事行动的成败,并最终决定着他伐魏大计的命运。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八阵法之所以具有上述优势和弱点,与诸葛亮出茅庐后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称不求闻达的山野逸民诸葛亮,初出茅庐就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从此一步登天成为刘备集团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荣宠的降临,使他欣喜若狂,只是好景不长,当他还在陶醉不已,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荆州扑来。在这股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刘备集团节节败退,惶惶如丧家之犬,处境岌岌可危。严峻的局势,一下子把这位上任不久的军师推上了作战指挥的第一线。但要拿出扭转危局的良策,对于毫无实战经验的他来讲,并非易事。但既负盛名,又居大位,就不得不勉为其难。
由于当时双方实力悬殊,刘备集团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更不要说大规模反击。他们的最大目标就是不要被曹操消灭。在这种形势下被推上作战指挥第一线的诸葛亮,由于毫无实践经验而手足无措。为了实现刘备集团求生存的基本目标,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他把仅有的兵力全部部署在自己的指挥机关附近,并把所学的军事知识,运用于实战指挥和兵力部署上。为了适应这种被动挨打的内线作战需要,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阵内作战能力上,从而形成了以指挥机关为核心,在周围均衡布阵的兵力配置格局和阵内作战能力极强的特有阵法。不可否认,诸葛亮的这种用兵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是情有可原的,当时对于保存刘备集团的实力也确实发挥过积极作用。
赤壁之战结束后,为了争夺荆州,诸葛亮还和东吴的周瑜进行过几次较量,基本上也是以自卫为主的内线作战。
这些实践经验,成为诸葛亮发明八阵法的基础。
之后,荆州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留守荆州的诸葛亮,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总结了自己指挥作战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不断对自己使用过的阵法进行调整、组合和完善,使之逐渐演化成八阵法的雏形。入川之后,诸葛亮大概觉得自己的新阵法已趋成熟,可以在实战中一试了,于是着手训练他的新阵法所需的指挥员。由此便留下了鱼腹浦八、九十堆乱石组成的八阵图。
南征孟获的战争,为八阵法提供了试验机会,八阵法在实战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于反叛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真正的目的就是试验他的八阵法,这样一个成熟的八阵法便问世了。
但是由于当时的将领如关、张、赵云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即使有主动出击的外线作战任务,他们也都能胜任,因而掩盖了八阵法攻击能力不足的弱点。而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图中原,战略上属于进攻性质,这时八阵法攻击能力不足的弱点才实实在在地暴露出来了。
诸葛亮凭借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弱点的八阵法进行伐魏战争,一开始就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很难说是深思熟虑的明智之举。地理因素严格限制了诸葛亮选择进兵路线的余地,有利于魏军的重点防守;八阵法攻击能力严重不足,又加上蜀军士气不振,难以突破魏军防线;蜀军独立作战能力的丧失,使诸葛亮难以用开辟多处战场的方法分散魏军兵力,为自己创造出奇制胜的条件;受木牛流马拖累,运动速度过于迟缓的蜀军,难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这些都可能对诸葛亮的北伐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是,如果不是遇上了天才军事家司马懿这样的对手,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是一点成功的希望也没有。魏军虽不乏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良将,但要用他们来对付诸葛亮的八阵法,却都难副其任,他们找不到对付八阵法的有效方法,当然更不知道在避开八阵法优势的同时,扩大和利用八阵法的弱点。但是司马懿的军事才华非同凡响,在与诸葛亮的长期较量中,不但有取胜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了八阵法的优势和弱点,并能采取相应对策。
诸葛亮发明八阵法的本意在于,无论魏军主动进攻,还是被诱而战,只要进入八阵范围内,蜀军就能取胜,假以时日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实现图中原的目标。不幸的是,他的对手恰恰司马懿。这样一来,诸葛亮一向不以为意的八阵法弱点的潜在危险,一下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灾难。
司马懿找到的对付八阵法的策略就是所谓的坚守不战。尽管由于坚守不战,司马懿被当时和后世的许多人,包括他自己的部属所误解,被讥笑为畏蜀如畏虎。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坚守不战,无疑是对付八阵法唯一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司马懿的不战,仅仅是不到八阵之内去作战,以避开其内部作战能力极强的优势。既然八阵法坚如磐石,触之者碎;炽如烈火,犯之者焦,那就不去触,也不去犯。八阵法的优势因此而得不到发挥,就等于没有优势。对于那些脱离八阵,单独行动的蜀军,则坚决出击,予以消灭。司马懿的部队常常尾随蜀军行动,逼近蜀营下寨而不与它交战,就是这种指导思想的体现。蜀军士气既低,八阵法攻击能力又弱,对于尾随而来却并不出战的魏军,无可奈何。但是,只要蜀军一脱离八阵范围,便有被魏军消灭的危险。
司马懿的这种快速出击的部队,不但直接威胁蜀军的补给线,更为严重的是给蜀军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势必引起蜀军人心惶惶、军心渙散、士气萎靡、厌战思乡情绪蔓延。司马懿坚守不战的策略,发挥了围困蜀军的作用。此举不但完全避开了八阵法的优势,而且扩大并利用了蜀军的弱点,这一策略的实施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使魏掌握了主动权。诸葛亮则因此而陷入被动,难有转机。
一开始,诸葛亮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并没有意识到司马懿坚守不战策略对他的八阵法构成的威胁,一直把司马懿的坚守不战看作是怯懦的表现,因此对自己的前途盲目乐观,更加不切实际地夸大八阵法的优势,有意掩盖八阵法的弱点。这种作法,起着麻痹蜀军的作用,助长了对八阵法的迷信和依赖,蜀军战斗力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当诸葛亮发现并企图扭转这种状况时为时已晚。蜀军官兵对八阵法的依赖已根深蒂固,八阵法的弱点已积重难返。到了这步天地,诸葛亮纵然确有伊吕之才,也难展回天之术了。
对八阵法的弱点不积极克服,反而千方百计进行掩盖,这也许是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长期对抗中所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正是这个错误,使他陷入了八阵法弊端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他为此付出了包括他的生命在内的惨重代价。
诸葛亮的八阵法,因为遇到了司马懿这个对手而逐渐丧失了优势,暴露出弱点。军事对峙的天平,逐渐向不利于诸葛亮的方向倾斜,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但是他并没有从屡战屡败的北伐实践中吸取应有的教训,侥幸心理驱使他沿着已经毫无胜利希望可言的战争道路继续走下去,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顾。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再次兴兵。这是他与司马懿的最后一次较量。由于连年伐魏而无尺寸之功,徒毫国力,劳民伤财,引起国人不满。朝野物议纷纭,怨声载道,诸葛亮也希望借北伐战争的侥幸胜利来平民怨。
不过,诸葛亮毕竟不是傻瓜。他自有他的如意算盘,此次出兵伊始他一反常态,断然放弃了惯用的八阵法,采取了进攻战术,企图一举突破魏军防线,坐收出其不意之效。这就是所谓明取北原,暗夺渭滨的战役。如果蜀军能在这次战役中获胜,那将证明蜀军尚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
令诸葛亮遗憾的是,这次战役并没有按他的意志发展,反以蜀军的惨败而告终,这使他通过改变战术以取胜的希望化为泡影,他的伐魏美梦被彻底粉碎了。
八阵法已失优势,改变战术又难奏效。而且,诸葛亮已无颜再找退兵的借口,更难再用自贬三等的把戏搪塞过关,他决心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要在四面楚歌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但这谈何容易。他这时只能依靠八阵法尚存的优势,求得一些小规模战斗的胜利,来鼓舞士气、维系军心,勉强与魏军对峙下去。
摆在诸葛亮面前的生路只有一条:就是消灭司马懿本人。只要对手不是司马懿,诸葛亮就有一线生机。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魏将郑文的诈降,重新点燃了诸葛亮心头的希望之火。用郑文为饵,诱司马懿入八阵而消灭之,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诸葛亮不失时机地以蜀军大部,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以求生 ----罗贯中
甚至是全部主力,布下一个大口袋,只等司马懿自己钻进去送死。然而,诸葛亮期待的奇迹又一次落空。老成持重的司马懿并没有被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所迷惑,他不愿丧失良机派秦朗去接应郑文,自己却没有深入到诸葛亮的伏击圈内。志在必得的诸葛亮精心组织的这场伏击战滴水不漏,秦朗所率一万人马,全军覆没。对蜀军而言,这是个不小的胜利,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对诸葛亮而言,却谈不上什么胜利,因为他北伐道路上的障碍并没有排除,这不能不令人沮丧,甚至绝望。从此以后,诸葛亮只把注意力放在诱歼小股魏军上,用消灭小股魏军的所谓胜利,来支撑蜀军的士气。
司马懿尽量避免进入八阵内作战,却不断派出小股兵力,快速出击,袭击蜀军的运输队。蜀军小批量木牛流马经常被截获,这大大加剧了蜀军后勤供给的困难。为扭转被动局面,也是维系军心的需要,诸葛亮迫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反措施。他以袭击其粮道的小股魏军为打击目标,部署了一些小规模战场,终于又等到了两次与魏军交锋的机会。但因诸葛亮没有料到,身为魏军统帅的司马懿会脱离中军,深入一线作战,因而没有把他列入这两次战役的打击目标。故投入兵力不足、部署失宜、指挥不当,致使已进入伏击圈的司马懿轻易脱险。诸葛亮又一次丧失了消灭司马懿的机会。
上方谷之战,从阵地设置、兵力投入、攻击手段等诸方面看,根本不像是把敌军主帅作为打击目标的必胜之战。
首先,上方谷战场地域狭小,最多只能容纳千余人。作为数十万众的统帅,司马懿只率千余人进入上方谷的可能性极小。诸葛亮根本没有能够断定司马懿必然进入上方谷的依据。
第二,与以郑文为诱饵,企图消灭自己的老对手的那次战役形成鲜明对照,上方谷战役仅投入五百人马的兵力,却说是要消灭司马懿本人,实在是令人费解。
第三,攻击手段单一。素以通晓天文自居的诸葛亮,竟然不顾当时正是多雨季节,天气变化无常的实际,仅仅准备了火攻这种极易受不良天候影响的攻击手段,来达到消灭宿敌司马懿的目的。没有必胜把握的作战手段,与消灭司马懿这个重要目标之间,反差太大。
第四,上方谷附近,没有可供随时增援的机动兵力。就连引诱司马懿入谷的魏延及其五百人马,也没有参加对已进入上方谷的司马懿的围歼。
由此看来上方谷之战是以消灭小股魏军为目的。在诸葛亮看来,进入上方谷的魏军,无论是被全歼还是被击溃,都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只要能取胜,他就可以用来鼓舞士气,因而没有部署大量兵力的必要。司马懿突然出现在上方谷战场上,大出诸葛亮的意料,一时措手不及,只好眼睁睁看着老对手司马懿这只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而无可奈何。
虽然魏军退过渭水之北,诸葛亮也大谈其上方谷之战的胜利。但这场小小战役,并没有对双方形势产生根本影响。退守渭北,是司马懿早就计划好了的。对于诸葛亮的用兵特点,司马懿已是了如指掌,他这次出兵伊始,便在渭水两岸下寨,而置能给魏军造成严重威胁的武功及其以东于不顾,表明他已断定诸葛亮没有可能从这条路线进兵。在司马懿看来,只要固守渭水防线,确保这条防线万无一失,诸葛亮便无能为也。为慎重起见,他又在自己的渭水防线后再筑一城。由此可见,知己知彼的司马懿,出兵伊始,便占尽先机,可说是胜券在握了。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