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浅谈《魏武将见匈奴使》之艺术魅力

本文发表于2021-12-28 14:20:16 最后修改于2021-12-28 14:20:16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魏武将见匈奴使》一文选自《世说新语•;容止》与志怪小说不同,此书纯记人间之事,而且所记者皆为上层人物的言行,起于汉代,止于东晋。当时士大夫盛尚清淡,志在脱俗,书中言行,亦多属此类。故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就是说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三言两语把人物的思想面貌,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

浅谈《魏武将见匈奴使》之艺术魅力

  《魏武将见匈奴使》一文,是有关曹操的故事。曹操,何许人也?“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陈寿《三国志•;魏书》)本文故事情节很简单,篇幅很短,不足百字,只讲了四句话,却包含了三层意思。一层是:曹操让崔季珪扮成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者,而自己扮作侍者站在旁边;另一层是:接见完毕,令间谍问使者的反应,使者的回答正好道破被曹操精心掩饰的事实;第三层是写曹操听到回答后,派人去追杀回国的使者。这么简短的故事,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而作为“亦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的曹操的另一面——极度的自私、猜疑、阴险,狡诈的个性特征也就在读者的面前暴露无遗了。

  本文文字简短,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容量巨大,仔细品味,魅力无穷。

  首先,曹操为什么要让崔季珪扮成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者呢?余以为原因有二:其一,是曹操“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这一点,毋庸赘言;第二点是曹操以为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既然放权让崔季珪接见匈奴使者了,那自己又为什么不远离接见现场而非要把自己扮成一个侍者“捉刀立床头呢?目的何在?是为了察其言观其行,从暗中了解匈奴使者到底是什么”货色“?还是担心崔季珪要与匈奴使者暗中勾结说自己坏话,甚至泄露机密,而自己在场能起监督作用呢?抑或是”将见”之前曹操就早已蓄意设局,藏自己锋芒来试探出匈奴使者深浅之后再作处理?是否可以这样设想:将见”之的曹操就已对匈奴使者心怀戒备,暗藏杀机?接见完毕,曹操为什么不自己直接去问匈奴使者”魏王何如”?是怕引起匈奴使者的怀疑而暴露自己的身份吗?还是怕自己在场影响了匈奴使者回答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自始至终,曹操从未真正露面,文章也从未写曹操的只言片语。可是,从“将见”“使”“捉”“立”“闻”“追杀”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无一不鲜明地表现了曹操极度猜疑、自私、阴险狡诈的个性特征。

  崔季珪,即假魏王,却以真魏王的身份出现;“捉刀立床头”之人,即真魏王,却以假侍者的身份出现。“魏王”一真一假,真假错位,着实让人难以分辨,可仍未逃过匈奴使者的“火眼金睛”:假魏王(崔季珪)“雅望非常”,假侍者(曹操),“此乃英雄也”——匈奴使者一语中的,真可谓慧眼识英雄。可以想见,曹操听了匈奴使者的话,心里的震惊不啻于晴空一声雷,因为曹操精心设计的骗局被匈奴使者一语道破,又焉能有不震惊之理?

  匈奴使者的相人之语——“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实为文章的点睛之笔。既表现匈奴使者的才华过人,慧眼识金,也反衬出曹操极度猜疑,阴险狡诈的个性特征,同时更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魏王闻之,追杀此使。”行文至此,戛然而止,言尽意犹。

  匈奴使者大约的确死了!

  他直到死,也也许还未明了自己是怎样作了曹操的刀下冤。殊不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匈奴使者看出“捉刀立床头”之人“此乃英雄也”的同时,曹操也看出了想他的逼人英气。这样才华过人的人,曹操怎能容他为人所用,放虎归山,放纵他成为自己今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呢?或者,我曹操乃堂堂一国之君,岂是你区区一匈奴使者所能“相”?你凭什么在我面前以“伯乐”自居?——只能你是我眼中的“千里”!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一语,乃本文点睛之笔,更是神来之笔,一箭数雕。不仅勾画了曹操与匈奴使者各自的个性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点明了匈奴使者召来杀身之祸的原因,尤其将曹操个性特征中极度自私、猜疑、阴险狡诈之外的另一面——骄横,自负的个性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本文不仅文字简洁,语言朴实,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思想容量巨大,给人一种含蓄蕴藉,挖掘不尽的艺术魅力,让人反复玩味,百读不厌,更多的是让人叹为观止,掩卷长思。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如果匈奴使者没有死,那么他又会作何感想呢?一定感触良多吧!为什么我说出了曹操是英雄之后就招来了杀身之祸呢?理由有下:

  其一、曹公少时见乔云,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拔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乃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世说新语•;识鉴》)

  其二、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太祖大笑。(孙盛《异同杂语》)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复杂的。

相关人物:曹操 崔琰 孙盛[西晋] 陈寿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