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璋与刘禅鸣冤叫屈
很多人都说三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间虽短,但人们对其熟悉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朝代,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问世后,人们说起“三国”就乐此不疲。
我也很喜欢《三国演义》,几十年来一直时时翻阅,许多章节甚至可以背得下来。我也是诸葛亮、关羽这些“英雄人物”的崇拜者。
但是最近以来,我却对《三国》中的人物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现在我想将自己对《三国》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写出来与大家进行讨论。
这一篇文章我想写写刘季玉和刘阿斗。这两个“人主”一直是读者们最看不起的人物,他们千百年来遭受到的嘲笑、挖苦、讽刺多得举不胜举。但我现在突然觉得,刘季玉和刘阿斗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形象甚至比有些“英雄人物”还要高大。
刘季玉就是刘璋,季玉是他的字。他的父亲叫刘焉,长期治理西蜀。刘
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焉去世后,刘璋接了班,成了西蜀之主。当时,相比较于中原一带军阀混战、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西蜀是比较稳定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民殷国富”。后来,刘璋为了对付汉中的军阀张鲁,老实巴交地请刘备来帮忙,结果负乘致寇,实心眼的刘季玉为野心家刘玄德所乘。看来忠厚诚实的刘备刘玄德翻脸如脱裤子,铁骑横扫益州土地,最后一直打到成都城下。毋庸置疑,刘备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可是事情到兵临城下的地步,刘璋该怎么办呢?按照封建统治者的一般作法,是动员所有的臣子、士兵与民众进行顽抗,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另外,中国传统的观念是“不成功便成仁”,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壮烈牺牲就会受人景仰,就会留名千古,永垂史册。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慷慨激昂、冠冕堂皇“大道理”后面的真正意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谁敢于我决一死战? ----赵云
图是保卫帝王的“江山”……刘季玉现在也遇到了这样窘迫的局面。可是,令人钦敬的是刘季玉对此作出了出人意料的举措。请看《三国演义》对当时情况的描写:
璋曰:“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董和曰:“城中兵尚有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曰:“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城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众人闻之,皆坠泪……
史书《三国志》对其事也是这样记载着:
“先主(刘备)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这就说明,《三国演义》是按史实录的,没有进行艺术加工,刘季玉就是这样一个人。刘季玉不顾将士们的忠心相劝,轻意放弃江山,败坏自己的名节,其原因是不忍看到百姓们遭受更大的苦难……
这真让人感慨啊!这样的“人主”中国历史上多乎哉?不多也。刘季玉是凤毛麟角的一位。
刘璋投降了,西蜀百姓因此没有遭受更大的灾难,士兵也没有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刘备占领益州后,却一直穷兵黩武,战争连年不断,天府之国千里沃野一片萧瑟,蜀民死伤无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刘备的儿子刘阿斗投降西晋时为止。
现在再说说刘阿斗这个人。
刘阿斗就是刘禅。刘阿斗的知名度在中国是很高的,成语、俗语和歇后语就有“乐不思蜀”、“扶不起的刘阿斗”等词儿。但这些词儿都是贬意词。
我认为,这样议论与定性对刘阿斗是很不公平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的。刘阿斗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君主,起码他是个仁慈、开明的贤君。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君臣和谐的情况是很少的,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专制残暴、疑神疑鬼的君王,他们对位高权重的臣子往往不放心,必欲除之而后快。而臣子“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诚慌诚恐,察颜观色,顺着君主说话,稍有闪失就被诛杀。
可刘阿斗不是这样,他与诸葛亮等大臣的关系一向是很和谐的。诸葛亮等人大权独揽,但刘禅丝毫没有猜忌之心。好象刘阿斗对“江山”并不特别看重。
为什么刘阿斗那么大度呢?我想这大概与他的身世与经历相关吧?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